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开展古城“微改造”的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1-12-22 浏览次数: 作者:陆沧波 来源:定海政协

为进一步保护古城历史风貌,改善古城城市肌理,提升古城人居品质,根据区委、区政府、区政协2021年度重大协商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主席会议专门成立调研组,对定海古城保护和改造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区城市更新中心、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昌国街道等相关单位,了解掌握古城改造开发相关情况,深入古城多个区块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多次召开课题研讨会,积极征求专家意见建议。现形成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古城现状

自唐开元年间始建县,定海古城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作为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定海古城至今仍保留着一定规模的古城址、护城河等,古城格局、古街老巷保存较为完整。现存的定海古城大体以环城东路、解放路、环城北路和环城西路为界,与清代城墙走向基本一致,南北长与东西宽均约10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古城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东、西、中大街、柴水弄、东管庙弄、留方路等古街巷,以及祖印寺、都神殿等古建筑群,精品古民居更是不胜枚举。如今,定海古城范围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物保护点25处,历史建筑34处,古街老巷共计39条。

(二)近年来古城保护的主要做法

1.规划引领。自1991年舟山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后,舟山市相继编制完成了《舟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舟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明确了总体保护框架和保护理念。在相应规划引领下,定海古城于2003年启动中、西大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2009年启动中大街改造工程,改造后的中大街分为“艺”“佛”“茶”“食”四个区域。

2.项目带动。一是古建筑修缮有序开展。于2017年开始对古城内御书楼、蓝府大院、东管庙弄朱氏民居、城隍庙照壁、瞭望楼、柴水弄27号民居等文物建筑修缮加固,区域内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二是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近年来共计改造老旧住宅420幢,改造户数8700余户,改造面积60余万平方米。三是无卫生设施住房改造正逐步推进。定海区城区内无卫生设施的房屋共计485户,相关部门已分类制定方案,完成部分改造。

3.文化挖掘。一是“十五古”古文化挖掘。2017年以来,定海启动寻找“十五古”活动,深入挖掘古桥、古井、名人故居等文化内涵,并用立碑挂牌等措施加以保护,累计挖掘“定海山系列文化”200余处。二是古城展馆打造。近年来,政府出资打造了舟山市名人馆、蓝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文化爱好者开办的海洋赏石馆、古越昌国史迹馆等大批展馆陆续开放,为定海古城增添一份文化底色。三是古城研学游开展。随着古城文化元素的挖掘,海贝阳光、御书等多家旅行社将古城文物古迹连点成线,推出多条古城研学游线路。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区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整体风貌不断提升,定海古城的保护和改造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总体来看,古城内建筑日益老旧,配套设施日渐滞后,已无法满足人们群众对居住品质的要求,古城改造已刻不容缓。古城改造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一)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古城改造推进难。古城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定海区尚未成立负责古城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缺乏从事古城保护的专业人员,部门间协同机制尚不完善。缺乏专门的资金筹措机制,对古城整体的改造和更新,所需投入资金巨大,区级财政难以支撑。缺乏建筑产权流转机制,古城内建筑产权复杂,包括私人、政府、集体、部队、混合产权,保护和活化利用难以开展。

(二)传统格局未能延续,古城风貌恢复难。由于历史原因,定海古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空间格局部分破坏,城墙损毁,道路拓宽,现代建筑穿插在古城内部,导致古城边界不清晰,主要入口不明显,古城整体风貌质量欠佳。城墙遗址、四座城门、奎光阁、文笔峰、状元桥等核心要素及大量用材考究、装饰精美的民居消失,古城失去了传统氛围。古城经过近二十年的规划控制,原保护规划以保护控制为主,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方面的引导。

(三)基础设施缺乏更新,民生改进治理难。古城内存在着大量清末、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木结构虫蛀、腐朽严重,墙体开裂严重,结构安全隐患突出。建筑电线存在私拉乱接现象,大部分未套管采用裸线连接,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古城内还存在着群众入厕难现象,部分房屋无化粪池,需集中倾倒。部分区域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足,极易内涝。

(四)商业价值逐步流失,古城繁荣维持难。曾经,古城东西大街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如今古城人气略显不足,不少商铺被闲置。受外部“新商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区人口基数、人口结构的先天因素,古城商业氛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容乐观。

三、对策建议

现存约一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同时历史风貌侵蚀较重,基础设施滞后,亟待改善。“微改造”是古城保持活力的一种温和模式,在不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提质更新。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古城总体保护思路,制定有机更新清单,逐步形成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格局。建议近期内重点改造以东、西大街为主线,同时向南北延伸的“文房四宝”文化园、东管庙弄历史街区、祖印寺宗教民俗区、太平弄古城商业区,打造贯穿古城东西的“古城文化带”。通过打造“古城文化带”,让市民有的逛,让游客留得住,在有效保护名城遗存,恢复历史记忆的同时,促进古城商业发展,完善古城“生态”。对于古城内其他区域改造,以改善民生为主。具体建议如下:

(一)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古城保护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古城保护机制,能有效平衡民主和效率的关系,确保古城“微改造”的顺利进行。一是构建管理机制。建议组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区级综合性古城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编制定海古城区域的保护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负责古城改造建设,负责古城建筑活化利用。加强各部门间工作沟通对接,定期会商,协调完成古城内需保留建筑的甄别、建筑修缮审批等需要多部门协作的工作,并做到数据、资源共享。二是构建筹资机制。区级政府落实古城保护专项资金,并吸收居民个人资金、企业资金。古城保护涉及房屋的保养维护,部分居民的拆迁,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仅仅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可借鉴松阳、义乌等地做法,采取产权人出资,政府补助的方式来修缮私人产权建筑。在地段较好区域,可以吸引企业出资修缮,给与一定年限的免费使用权。三是构建建筑产权流转机制。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取得部队、市属单位、私人的房屋产权或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对于古城主要商业区块(特别是东、西大街),由政府出资负责修缮、改造,统一打造,再将一定年限使用权拍卖,由社会资本运营,统一打造前资本应提前介入。

(二)制定有机更新清单,集中力量打造“古城文化带”。在古城规划保护框架的研究基础上,重点打造以东、西大街为主线的“古城文化带”。一是东、西大街改造:重点改造临街店铺外立面,统一店铺招牌、雨棚、空调外机悬挂,规整电气线路,使其整洁又不失古韵。可以在东大街东入口处新建城门,打造成定海古城的重要展示面,作为游客进入定海古城的主要入口,兼具旅游集散功能。在西大街西入口处设立牌坊,有效引导人流出入。同时,在入口处设置石墩,限制车辆出入,将其打造成步行街。二是“文房四宝”文化园改造:依托砚池,复建奎光阁、文笔峰,统筹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品牌的植入,打造成以书香定海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街区。奎光阁、文笔峰作为曾经定海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定海人民心中地位极高,复建前应充分参考史料、充分征求民意。三是祖印寺宗教民俗区改造:依托祖印寺和城隍庙照壁、小小图书馆旧址等丰富的文物资源,整体打造以禅意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旅游街区。元代高僧一山一宁曾主持祖印寺长达十年(后任普陀山保陀寺主持),旅日长达二十年,被日本天皇称为“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影响力不亚于鉴真和尚。可以通过打造一山一宁纪念馆,提升祖印寺的佛教地位。祖印寺曾经作为普陀山接待寺,是去普陀山朝圣僧俗之众的必经转驻之地,虽然现在交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理念和固有“流程”可以再探索,以充分发挥“翁州第一古禅林”的作用。长久以来城隍庙会是展现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平台,通过新建城隍庙戏台广场,丰富古城民俗文化。四是东管庙弄历史街区改造:依托街区内丰富的精品古民居,通过外立面改造,景观植入,打造古民居特色街区。街区内刘坤记大院可打造出古城博物馆,王顺成住宅以及零散民居可打造出古城客栈、民宿。五是太平弄古城商业区改造:通过新规划建设以及修缮六处保留历史建筑,恢复其传统风貌和昔日的商业氛围,打造为具有古城特色的商业服务区。作为整体重建区块,应提高区块空间开发效率,充分挖掘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商业、地下展馆、停车场等。

(三)完善功能配套,补齐民生短板。古城“微改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障市民的居住条件,让古城内的居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一是消除居住安全隐患。居住隐患主要包括建筑本体安全和电气线路凌乱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根据危房鉴定等级,在维持现有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等方式,分片区逐步推进。针对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标准化、精细化方案,分批改造电气线路。二是提升生活便利程度。针对古城内的路、水、电、气、排污、环卫、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和研究,研究一些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改造完善街巷路面、路灯照明,更新楼宇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地下排水管道,完善生活设施,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针对古城内停车难问题,应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建设停车场,特别是规划若干大巴车停车场,在有关路段设置醒目标识牌,指引停车场位置。三是优化区域居住环境。违章建筑、房屋密集等是影响古城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针对违章建筑,要一直保持高压的态势,大力的拆违,同时还要加大控违的力度,要综合运用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在建、新建的违章建筑,快速处置。针对房屋密集问题,可以松动一些古城人口,相应开展协议搬迁工作,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分片开展一些搬迁,把一些有价值的传统院落整合起来,整合成面积适当大一点的院落统筹加以保护和利用。

(四)精心谋划古城业态,提升古城运营活力。对于古城而言,建筑、环境、街区、文化是其基础要素,而与之相融的商业业态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如何提前谋划古城商业业态,使定海古城活力得到恢复和延续。一是明确古城商业业态的定位。定海古城位于定海城区中心位置,它首先是一个居住空间,以日常休闲消费为主,辅助以旅游观光。要有标识和位置感,在出入口、分叉口处应设立标志标牌,在醒目位置可设置电子导览地图。古城的设计要做到游、逛、拍相结合,每隔一定距离要有个场景可以拍照,形成场景感,店铺都是景点,每家都有创意,形成走走停停,有吃有玩的商业氛围。二是谋划商业业态空间布局形态。商业业态的类型选择和布局应研究本地居民、游客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再将店面租金设置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吸引商家入驻。建议设置以风味小吃店、土特产、手工作坊、服饰为主要类型的商业业态。在景观特色突出的地方,游客会停下来照相、休息,消费欲望容易被刺激起来,容易产生主动消费,是商业业态布局的最佳之地。游客在夜间的娱乐消费空间及业态的布局以及环境空间的设计,也值得认真研究。三是商业业态中融入文化元素。依托现有的名人故居、精品民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多个单体场馆。用好“鸦片战争首战场,近代史端定海城”这张金名片,与古城、古街有机结合,构成常态的观光路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产品植入到古城商业中,结合独特的海洋元素,打造具有文旅特色商业街。在街区内成立定海名匠工作室,引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入驻古城,为传统手艺和民俗文化提供传承,为游客提供体验和学习的平台。

(五)依托数字化赋能,开启古城发展新篇章。定海古城作为历史文化的核心保护区,无论在发展空间上,还是在产业结构、古建的活化利用上,都受到不少限制,需要通过创新来驱动,数字化与千年古城的融合可以为古城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依托数字化赋能,让古城保护更扎实。建议对文物建筑进行数字化空间信息采集,三维扫描重建“数字老宅”。它不仅能向市民展示全景展示老宅的数字模型,还能为后续开展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准确依据。精准记录,精准复原,永久保存,用数字技术留住古城DNA,让古城始终保持原汁原味。依托数字化赋能,让古城治理更精准。建议在古城治理中运用“智慧大脑”,对区域内重点区域进行实时视频传输,直观显示车流量、车辆拥堵路段及违停车辆,然后通过智能联动,防患于未然。古城的交通优化、环境治理、风貌提升,离不开数字监测和分析,要进一步用大数据提升古城治理的能力,直面问题短板,精准施策。依托数字化赋能,让古城文化更繁荣。通过网红打卡、抖音直播等手段,讲好古城故事的同时打造出自带流量的“定海古城”IP。通过电子导览地图创制,东西大街沿线与重点历史文化数字景观开发,基于AR/VR等技术的历史场景再现,赋予古城新的生机。以文化资源为优势的定海古城,积极抢占数字化产业高点,一样可以跑出“数字经济”的加速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